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黄志敏
11月13号~15号,汇聚国内众多知名心理、教育专家共同参与的“第三届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在上海市宝山区举行。14号上午分别在全市的14个分会场同时展开研讨。笔者在复旦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举行的心理教育成果展示会观摩时发现,在会议散发的一系列材料和座谈交流中,专家对校园心理问题的关注,已经由青少年学生扩展至整个教师群体。相关调查表明,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早出晚归 工作太累
在此次由上海市教科院等主办的论坛上,教师的心理问题特别引人关注。调查发现,有75%的教师是在早晨7时30分前到校,只有10%的教师是在下午4时30分前回家,近半数的教师是下午5时后下班,近一成的教师要工作到下午6时以后。另有超过六成的教师表示,每天回家后还要工作一个多小时,而晚上工作两小时以上的教师约占24%。
职业倦怠 身心疲惫
一份杨浦区高中教师的心理体检报告称,对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感到满意的教师仅占19%,完全否认自己身心健康的教师比例却多达三分之一以上。
浙江省杭州市心理健康特级教师钟志农说,教师应当用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克服职业倦怠,应当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同时,学校管理者也有责任为教师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师德缺失 心病作祟
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的张俊老师分析说,教师发生的一些教育过失行为,绝大多数并非是师德问题引起的,而是源于压力过大、焦虑过度,致使不能在工作中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简言之,许多师生矛盾可能是由教师的“心病”引发的。
看来,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这已是摆在教育工作面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