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第1回)
论坛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公告栏
清晨曙光初现,
幸福在你身边;
中午艳阳高照,
微笑在你心间;
傍晚日落西山,
欢乐随你每天。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第1回)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第1回)
引言
早在上一世纪末,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就提出了“早发痴呆”的概念,并将它归入非器质性精神病的范畴。以后瑞士精神病学家布洛伊勒将这一名称改为“精神分裂症”,但其功能性精神病的属性却为人们普遍认可。直至本世纪中叶,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出现和普及,多巴胺理论的提出,加之现代药理、生化、遗传、影像等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对形形色色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使人们有机会探寻精神分裂症的本质,并提出这样的质疑:它的确是非器质性的吗?于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的问题成为精神分裂症研究领域中的主角,激励着学术界为此作更详尽和深入的研究。本世纪八十年代,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和方法的不断进步为生物精神医学的崛起奠定了的坚实基础,使得这一时期成为精神医学发展史上的转折点,支持精神分裂症为器质性精神病的生物学派都在各自的领域中找到了依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尽管还有许多不足,有的甚至是在为他们的反对者提供理论依据,但他们的努力已经并将继续为精神医学的发展推波助澜。各种诊断手册虽然仍将精神分裂症归在功能性精神病的栏目下,但显然这种观点已受到了有力的挑战。以下将介绍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神经生化、神经发育病理学、影像学和眼球运动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和进展。
神经发育病理学
数十年来对精神分裂症有着这样的假设,即这是由于在成年早期发生了脑部的病理学改变,或这种改变被表达了。而现在有关精神分裂症神经生物学方面的概念有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疾病现在被认为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而其中原发性的脑部损害或病理过程发生于大脑的发育期,早在疾病的临床症状出现以前的许多年。
以神经发育障碍作为精神分裂症病因的假说其实并不新鲜。Kraepelin及其他一些20世纪的学者都论证了某些精神分裂症可能是由一些损伤所导致的,后者引起大脑发育障碍。然而直到不久以前还对大多数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起指导作用的主要理论是来自Kraepelin的早老性痴呆的概念和疾病的临床衰退的病程。从这一概念框架出发,有理由设想,大多数的患者在其成年早期发生疾病以前脑部是相对正常的。而且由疾病引起的任何脑部的病理改变会因疾病的进展而变得更明显。这一概念模式与多数已知的发生于成人的脑功能障碍相符合,包括代谢和感染性脑病(遗传性或散发性的)及退行性状态,后者常被用以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代名词。将精神分裂症归因于这种病理过程的努力还远没有结束,并且在病毒免疫学方面的假设已经取得了研究进展。
从成人起病的病理学到假设的病理性神经发育,精神分裂症的概念走过了重大的历史变迁。原因是三方面的:存在明确的能证实成人起病的病理学脑部改变的研究数据;出现了皮质发育不良的可重复的证据;建立了能解释上述发育不良和疾病临床特点之间关系的神经生物学模式。本文将介绍一些观点,突出有关精神分裂症概念的重新定位。首先简要回顾正常脑部发育,特别介绍有关分裂症的假设的异常是怎样和在何时发生的。其次讨论作为脑部发育不良代表的研究数据。第三回顾一些将脑部发育不良归因于特殊病因学因素的的最新研究。最后讨论几个机制,解释为何在病理改变发生以后较长的时间才出现疾病。澄清这些机制要依靠相关的神经和动物模型。

 

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普康教育心理咨询中心协办    欢迎访问!
copyright © 2002-2005 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免费咨询:15856952599 皖ICP备0800101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