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贝克医生(1976)提出了抑郁症的认知模型。认知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与情感和适应不良有关。人们早年经验形成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一旦为某种严峻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则会产生大量的"负性自动想法",进而导致情绪抑郁,负性认知和抑郁情绪互相加强,形成恶性循环,使抑郁持续下去,形成抑郁症。因此,要使抑郁好转,改变病人认知,打破恶性循环就成了干预关键。 认知治疗的合适对象:单相非精神病性抑郁症和抑郁性神经症。 认知治疗特点是主动的,指导性的,重视"这里和现在"的问题,但并不能排斥潜意识过程。 认知治疗一般是短程,有时间限制,约16-20次治疗性会谈。 认知治疗的医患关系是平等协作的关系,采取共同体验的方式,强调病人的自我帮助。 认知治疗过程分以下几期: 开始期:主要任务为主采集病史,进行临床评估,了解问题发生发展过程,决定对认知治疗是否适应,取得治疗协议,注意建立治疗性医患关系,紧急情况(如自杀企图)的处理。 第二期:帮助病人认识自己的问题,包括帮助病人评定情绪,认识想法的情感,行为之间的关系,促进病人活动可作为一个开始步骤。 为了激发病人活动的动机,医生的指导语为:精力不足,活动减少,是抑郁症的症状,它使您什么也不想去做。因为您什么也没有做。于是您责备自己无能,意志薄弱。甚至觉得生活似乎也没有什么价值。这样又会加强您的抑郁,结果您觉得更难做任何事,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可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您试试找点事情做做如何? 当病人对想法、情感和行为关系有了一定理解的时候,可将治疗重点转移到帮助病人识别负性自动想法上来。认知治疗的中心环节,大多数通过会谈。询问病人对一些活动的预测或信念可以发现,负性自动想法的基本特点: 1.它是负性的或消极的,因为这种想法和不良情绪有关; 2.它是自动的,即这些想法并不经过逻辑判断而突然出现于脑中,虽然它并无足够的证据,但病人常相信它是真实的,一旦病人着手捕捉负性自动想法,病人的情绪就会出现好转。 功能失调性想法记录(认知治疗日记)是一种很有用的作业,可以帮助病人学习识别认知歪曲和找到合理的认知方式。 第三期:检验负性自动想法的真实性。认别负性自动想法之后,应和病人一起讨论,将这些负性想法作为一个尚待检验的信念和假说对待,然后一起磋商采取一些措施,对负性自动想法的真实性进行严格检验。由于负性自动想法来被证实,病人的认知随之改变,如果事情的发展正如病人预期的那样,也是了解病情的有价值的资料,可用作进一步治疗的基础。 第四期:识别和改变病人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这种认知假设由童年经验形成,多半是潜意识的,它是负性自动想法产生的基础,已成为病人人格的组成部分,只有识别它并使之改变,抑郁才能从根本上好转。 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的识别大多数依赖于推理,需要病人处理不同问题时认知方式进行连贯的思维。例如完美主义追求,过高的期望和抱负,忽视有价值的经验和寻求的认知方式等等,是这些功能性认知假设的几个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