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

 
引起精神痛苦的内部因素(上)
论坛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公告栏
清晨曙光初现,
幸福在你身边;
中午艳阳高照,
微笑在你心间;
傍晚日落西山,
欢乐随你每天。
 
引起精神痛苦的内部因素(上)
引起精神痛苦的内部因素(上) 
--------------------------------------------------------------------------------
 
2004-7-30      文章来源:向日葵心理网站      作者:心理咨询师  荣格      浏览次数:893 
--------------------------------------------------------------------------------
 
  精神痛苦是一种负性情绪应激状态。情绪应激状态中除了十分喜悦、兴奋是正性情绪应激状态之外,抑郁、悲哀、绝望、焦虑、恐惧,十分愤慨或愤怒都是负性情绪应激状态。负性情绪应激状态直接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兴奋或抑制,出现内脏功能(运动功能、内分泌功能)的失调,出现心理生理障碍、心身疾病的发生或病程加剧。
    
    生理需要的心理体验——欲望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从出现欲望,逐步升级到强烈欲望或渴望,伴随紧张焦虑的情绪应激状态,到欲望获得满足,伴随轻松、愉快的情绪松驰状态,或欲望不能获得满足,伴随抑郁、失望、绝望与悲哀、愤慨或愤怒、仇恨等的情绪应激状态。持续负性情绪应激状态有害心身健康。
思考问题常需要冷静,思维或认知应激状态(应试、心算、七步成诗)常伴随焦虑性质的情绪应激状态,情绪应激状态(如盛怒、惊恐)之上抑制正常的认知功能。降低行为的自控能力。
   
     对于外界精神刺激或原是否引起心身应激反应以及反应的强度与持续的时间,不直接地、成直线形地与应激原相关联,而有一系列是介因素的作用,最终出现多样性的结果。影响因素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个体的心理因素有很敏感的人,有很能耐受的人,多数人处于中间一般反应水平。一小部分很敏感的人也就是一生常感精神痛苦的人,他们是否命途多逢逆境,比其他大多数人群遭遇了更多的天灾人祸与个人、家庭不幸,是并未被证明的,很可能每个人都有命运的挑战与机遇。对待芸芸众生,苍天是一视同仁的,即处在同一时代、同一社区,同种文化水平、职业经济收入与家庭生活条件,有的人自觉过得美满幸福,因为与过去生活比,与农村生活比南昌心满意足;而另一些人则自觉过得十分窝囊,因为与经济特区比,与新富人家比是自感寒酸的。所以一个人过得怎样不完全决定于实际物质生活条件。在相同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有人过得幸福美满,有人过得窝囊窝囊寒酸,不同的精神体验,是由不同的需求、欲望、价值观与性格决定的。
长期医疗临床实践中,发现几种心理素质的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适应社会能力较差,从而易受到精神刺激,在强烈精神刺激之下便可形成精神创伤与精神障碍。
    1、多疑敏感性格:主要是对人际关系敏感,总觉得别人都在注意他,自己的言行表现很在乎别人的评价,总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与赞许、表彰,生怕别人误会、冤枉、责怪、讥讽、诬蔑、造谣中伤,因此言行表现主要受外间舆论力量所控制。这样的人他的社会与家庭生活是过得很紧张的,很警觉的,很不舒心的,很不自主的,总觉得人言可畏,不断的解释与澄清,无风三尺浪,有雨一身泥,水难还我一身清白。
     2、焦虑、强迫性格: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穷思竭虑,优柔寡断,追求完美,悔恨无穷,对已对人,要求严格,专门跟别人过不去,也跟自己过不去;循规蹈矩,不越雷地半步;整齐清洁,摆放各有地方。爱搞形式主义,注重礼节排场;小题大作,遇事慌张,临危先退,烂额焦头。
    3、抑郁自卑性格:多愁善感,压抑自卑,遇事总往坏处想,无事就翻陈年伤痛,回想联翩,夜不能寐,泪水往肚里咽,自怜命苦。对人常赔小心,总说自己的不是;吃了亏也不声张,息事宁人。人生乐趣不多,终年愁眉难展。慈悲为怀,同事落难之人,爱看悲剧,欣赏黛玉葬花。逆来顺受,愿做贤妻良母;言听计从,堪称模范丈夫。有事闷在心里,好久都难化解;遇困难就打退堂豉,别人都说他窝囊。
    4、疑病性格:对健康过度关心,对躯体中细微变化,十分敏感,或感心悸气促,或感腹胀肠鸣,总是腰酸背痛,常有月经不调。无病呻吟,小病大养,长年服药,医院为家。狗在腿上嗅吻(未啃咬),便多次注射狂犬疫苗,公共浴池洗澡,感染了体癣就怕梅毒上身。别人中风,赶快去量血压;送别食管癌亲友,回来就骨鲠在喉。在医院反复检查,对阴性结果不予置信;比较几个医院的诊断,找医师纠缠不清。
    此外,还有几种社会适应不良性格,但不一定都表现对应激的敏感性增加,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5、孤僻性格:沉默寡言,少与人交往,我行我素,能耐寂寞,回避社交,回避刺激。
    6、狭隘、嫉妒性格:小肚鸡肠,鼠目寸光,吝啬小器,不能容人。见别人成功就气,见别人超过自己就怀恨在心;见别人失败就暗中高兴,醋意与报复心重。
     7、偏激、冲动性格:一刺就跳,一急就火,该出手时就出手,毁物伤人,行为不计后果。
     8、成瘾素质或性格:为追求刺激,摆脱烦恼,未成年即开始吸烟、酗酒。嗜好棋牌与赌博,沉醉于电子游戏。爱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品。爱好蹦极、攀崖、冲浪、滑雪、赛车、拳击等高危体育活动。毒品、摇头丸都想尝试。
    9、偏执性格:主观武断。总是有理,狡辩死赖,从不认输。一错到底,决不回头。
    10、自恋性格:自我中心,自我张扬,自鸣得意,设法吸引他人注意。矫揉造作,招摇过市。
在人生舞台上,每种性格扮演一个角色,纷纷登台表演,五彩缤纷;互相碰撞组合,不成一个格调,才能常看常新。
    二、内部需求(生理与心理需要),或欲望、志向、追求,是产生精神病痛苦的内部原因
生理需要使人渴则思饮,饥则思食,冷则思衣,露则思舍行则思代步工具,这就是人对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的欲望,而欲望的满足方式,是不断提高的,解决了温饱思小康,解决了小康思富裕。古时侯孔子就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内部需求驱动人们行动,四处觅食,求生求职,环境条件满足了欲望,就感到轻松愉快(即使是暂时的),环境条件不能满足欲望即欲望受挫,就产生负性情绪反应,引起精神痛苦。
少男少女到了青春期发育期,对异性同龄同学,不再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吸引,这个吸引力来自体内的性激素与生理需要,花季少年出现了“钟情”与“怀春”现象。现在有一个男性少年对同班女生产生了暗恋,朝思暮想,以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夜不能寐,茶饭不思,暗而不露,对方毫无所知,这个少年的精神痛苦是宏观世界了外界环境的精神刺激,还是源于内部需求呢?如果这个痴情少年离校离家出走,上山去找老和尚学道,或者对无辜少女恐吓报复,或者是少年自杀,闹出一点新闻报道材料来,学校、老师、家长都会受到一些名实不符的指责,总认为是社会与教育环境造成了少男少女们的精神痛苦与惨祸,以为只要改善了外部生活环境,这类事件是完全可以杜绝的。果真是如此吗?
另有一个少年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长辈们的儒家思想熏陶,追求“少立大志,耀祖光宗”,内化为自己的理想追求,下定决心不当省长、书记,就当科学院院士,至少要做一个资产千万的总经理,一定要拥有大权、高名、厚利,再找一个颜如玉的女子结成连理,方不虚度此生。实践的结果是高考落榜,大专毕业,招聘为一个小小的办理员,过着简朴的单身汉生活,他好高骛远,志大才疏,总感郁郁不得志,嗟叹“人到中年万事休”,对于他的遭遇,他的精神痛苦,是环境、机遇、命运不好造成的,还是他自己野心太大造成的呢?他为什么不能在逐年的生活实践中,随行就市地来调整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标,而是坚守虚高定价,成为无人问津的天价粗陶古董呢?
    一位少女颜如玉,自高中是时代起,就有许多男生来献殷勤,想方设法接近她,取悦于她,养成了她的高傲性格,天低吴楚,目空一切;读了大学文科,校花如此多娇,更加招蜂引蝶,每逢周未,有小车与经理接待郊游,有青年伙伴前呼后拥;待到谈婚论嫁,她的择偶条件也就水涨船高,要求才貌双全,有小车别墅,有博士头衔,有海外联系。经过反复挑选比较,大学毕业后三年终于结了婚,爱人十分机灵,体贴入微,善解人意,左右逢源。进一步了解他出身宦官世家(每代有人当宦官,宦官也有后代),父亲在澡堂搓背,他自己的小车与别墅是借朋友的,博士文凭是街头采购的,他并无固定职业,做中介推销房地产,收入还是可供花销的,认识的大经理不少,自己也制作制作有几个莫须有公司经理的名片。这位颜如玉的意中人并非诈骗专家,亦无犯罪前科,是时代弄潮儿。她嫁后总觉得不是滋味,却说不出到底有什么错,是谁的错,错在何处?自古红颜多薄命是一条定理,颜如玉找理想的配偶,能满足她提出各项高标准的人,不是容易自然造就的,也是无法订做的,而是人为的,形成了虚假的骗局。颜如玉婚后的精神痛苦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呢?是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造成的,还是不良外在社会环境制假作弊,滥竽充数,蒙混达标成造成的呢?想找的高标准对象没找到,不合标准粗制滥造的对象来相伴了。她追求的、期望发生的生活事件没有出现,回避的、不期望发生的生活事件却发生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的世大差距,尖锐矛盾,才是精神应激产生的根源。用一句哲学的话来概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机械的、形而上学的隔离外因与内因来研究精神应激现象,总是徒劳无功的。
  三、个体对应激原的评估及其与价值观众的关系
对于同一性质的生活事件或应激原,个体的反应差异很大的,不但有反应定量上的差异,而且有反应定性上的差异,对于一个人是造成精神痛苦的事件(如怀孕),对另一个人却是求之不得的莫大喜事。因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Richard  S. Lazarus从1966年起,特别强调进在相同强度的应激原作用之下,应激反应的可塑性,个体差异性,引入了“认知-评价-关系”的是介机制。他特别强调研究应激的没情绪反应,这比过去对应激反应的弹性或伸缩性的压力-张力物理性质的虎克定律理解,更加符合人性与心理学规律。应激引起的负性情绪反应可有愤怒、恐惧、焦虑、羞惭、罪恶感、幸福感、骄傲、释负和爱慕。只了解一个人处于应激反应状况是不够的,如果了解应激引起的情绪反应的情绪反应性质,就可以多少了解这个人的性格,如愤怒、易激惹或焦虑倾向。
  对应激原的评估在地明确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评估过程包括6个决定性的因素:1、与个体直观的利害关系;2、利害关系的大小;3、与个人价值观的联系(引起骄傲、羞愧、愤怒等不同性质的情绪反应);4、归因、应激的形成原因,属于可控性或不同控性;5、个体能否应对;6、预期应激事件的发展倾向。
通过评估过程,同一应激原才对不同个体产生性质与强度不同的情绪或行为反应。
  两个村姑吵架,相骂无好言,互相进行言语攻击,都想用恶毒语言造成对方的精神刺激,如果有效果,对方听到骂她的话之后,立即会出现强烈的负性情绪应激反应,这才算成功,胜了一局。她们选用什么刺激词作应激原呢?这就要对于对方的价值观体系了解,才能话出有因,正中要害;否则两个陌生人相骂,除了使用几句通用“国骂”并重复使用之外,就粮尽弹绝了。她们首先互相攻击对方偷人养汉,绝子灭孙,甲村姑土生土长,从未外出,保留许多传统的贞节价值观,而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只重生男莫生女,一听到对方出言不逊,造谣中伤自己,加上性格本来就狭隘小气,结果气得死去活来,差一点要寻求短见,以示抗议。而另外那位村姑曾南下经济特区,打过几年工,做过一段时间三陪小姐,回家盖了新房,有不孕症,欣赏丁克家庭,以无嗣为乐,见多识广,思想开放和气到别人骂她的话,虽然觉得不是滋味,像湖南人吃不了够辣的辣椒一样,嫌辣味不够,于是一笑置之。这两位村姑对待相同语言内容攻击的应激原,结果产生了完全不同(定性与定量方面)的情绪应激反应,根本原因就是对应激原进行评估时,她们所持的价值观不相同。清代李庆芳有云:“夸夫死名,贪夫死利,荡子死色”,说的是沽名钓誉者死在身败名裂的场合,贪财受贿者死在家产罚没之时,花心公子死在花月场中,如灯蛾趋火,他们的过度投入的价值观与执著追求的行为,使他们致死不悟。
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仅要看到自己或他人出现负性情绪反应的表面原因(应激原),还要看到应激原与个体(受体)的利害关系,与利害关系评估后面的个体价值观体系,才算看透了问题的根源或本质。 
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普康教育心理咨询中心协办    欢迎访问!
copyright © 2002-2005 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免费咨询:15856952599 皖ICP备0800101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