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精神痛苦的解脱
论坛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公告栏
清晨曙光初现,
幸福在你身边;
中午艳阳高照,
微笑在你心间;
傍晚日落西山,
欢乐随你每天。
 
精神痛苦的解脱
精神痛苦的解脱 
--------------------------------------------------------------------------------
 
2004-7-30      文章来源:向日葵心理网站      作者:心理咨询师  荣格      浏览次数:1045 
--------------------------------------------------------------------------------
 
精神痛苦的解脱
    自古至今,每个人遭遇生活逆境体验到精神痛苦的时侯,都知道一方面自寻出路,自宽自解,来摆脱痛苦,另一方面向亲友倾诉,寻求指点如何解忧。在已形成的无法挽回的现实面前,如面临亲人死亡、家产被焚,只有改变自己的想法,“想开一些”,“看远一些”,“看淡一些”,或归因于“缘份已尽”,“命是注定”,“天意如此”,才能减轻一些精神痛苦。此类心理应付方法,于客观现实无补,不改变任何艰难局面的现状,却可以减轻(不完全消除)精神痛苦。
  减少精神痛苦另有一条途径,即改变现实环境,即改变现实环境,改变生活事件的进程,来适应或满足主观需要,满足心理需求,从而消除其精神痛苦。如对家产被焚,由政府救灾拨款重建,或由亲友捐资源购新房,喜迁新居之后必然可以减轻家产被焚、流离失所的痛苦。此时不求助于主体心理应付机制,而是针对现实解决问题。至此乐天派性格的受灾者,暗中庆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乐于“仿朝有酒今朝醉”,又可随遇而安了;而多愁善感的人又会想到欠上了一笔人情债,或是不能为国分忧,反而增加了政府的负担,感到愧疚。说明相同的生活事件经妥善处理之后,仍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结局。
  1894年弗洛依德对许多心理应付方法进行首次系统整理,命名为心理防御机制,意思是在遇到了欲望受挫、理想破灭、情感痛苦之时,选择使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可以避免或减少精神创作。他提出的这些心理防御机制有几个特性:
    1、均来自无意识层面,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自我不一定能意识到它们在起作用。
2、不同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单独存在、彼此有所区别的。
3、它们的功能可以是适应性的,有助于个体减轻心理冲突的压力;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精神病性的投射与否认、神经性强迫症状、分离症状、躯体化症状。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普通精神科医师视为精神症状的上述项目,弗洛依德都视为防御机制。正如我们视发热、脓肿、疼痛为疾病的症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恰恰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机制一样。又如我们认为呕吐、便秘是心身疾病中的觉症状,而精神分析学者认为呕吐是要排除患者所厌恶的人和事,便秘是表达吝啬、节约的“躯体语言”一样。
4、心理防御机制的出现,都是可逆性的。
5、心理防御机制是调节认知与情感不和谐的主要方法。
研究心理防御机制,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是分类问题,40年后,弗洛依德之女也未能确定到底心理防御机制空间有多少种类,它们彼此之间可以截然区分,不相重叠、交叉与混同。第二个问题是心理防御机制有无一个发育等级上的分类,如哪些防御机制是比较原始的、不成熟的、多用于幼年时代,童心未泯之时;哪些防御机制比较成熟,甚至到老气横秋之时仍在使用的呢?美国Vaillant C.E.(1986,1992)将其罗列的28种心理防御机制分为四类:第一类称为自恋性防御方式;第二类为不成熟的防御方式;第三类为神经症性防御方式;第四类为成熟的防御方式。
但是分类与分组的标准不明确。同一防御机制,不同的学者可以将其列入不同的类别与级别。
不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都承认个体在处理生活事件时,有各种不同的心理应付方法。何况古今文学与戏剧中都有大量心理应付方法的描述与记载,不能认为这些方法都是无意识的,很多场合下是有意识的、故意的被推荐,被采用,或在运用过程中自己能够觉察的,这就为设计自评量表提供了依据。
也有一些心理应付方法使人歪曲对现实真相的感知与评价,歪曲自我的原有价值观、信念与情操、以求暂时摆脱精神痛苦。这类方法可以使人因饮鸩止渴而误入歧途,引起心理扭曲或人格变态,但有解忧止痛的作用,适合于一部分人选用,而另一部分人绝对不用。既然有人选用并有效果,这种应付方法当然就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
例如一个刚刚学步的幼儿,走在客厅里的平地上摔了一跤,哇哇哭叫,他的母亲用扫把狠狠打了两下地板,说这地太滑,害得孩子摔了一跤,孩子得到了母亲的安慰就不哭了,爬起来继续学步在这里孩子啼哭是精神痛苦的直接表现,摔跤的原因是他自己走路不稳,啼哭是恳求妈妈的安慰与帮助;妈妈用扫把去打地板,是把造成摔跤的原因归咎于外界环境,用的是投射的心理应付方法。小孩听了和看了妈妈所说所为,感到满意,停止了啼哭并继续练步,一件小事就这样处理了,合情而不合理。其实儿童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惯于使用投射方法也是理所当然的。等他长大了之后,自己会知道摔跤怪地滑与便秘厕所不好同样是荒唐幼稚的。如果他的心理发育始终不够成熟,即成年之后继续使用一些产成熟的心理应付方法如投射、白日梦、退化、被攻击等,来摆脱精神痛苦,我们做医师的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是袖手旁观,听其自然,还是插手干预,强行纠正呢?作者认为我们的任务是不让每个人都具备理性思维,而是使尽量多的人摆脱精神痛苦。为了后者,一切有用的应付方法都是可以容许存在的,可以自由选用的。在调解家庭纠纷时,双方都认为自己有理,将自己的行为理由化,把错误都向对方投射,调解人强调各方都做一点自我批评,在“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长”与“清官司难断家务事”时,先让他们换位思考,再“各打五十大板”,比宣布一方全胜收兵,结果更易被人接受。
以下介绍常用的一些心理应付方法,注重实际方法的描述,不拘泥地精神分析学派的演释。
一、选择性忽视
1、压抑:将引起精神痛苦的意念排除到意识领域之外,主动控制不去想它,打消这个想法,去想点别的事,或做点别的活动,以转移注意。但是有些精神创作的情节反复闯入意识中来,强迫你反复回忆,不断“回闪”,是压抑不能完全奏效的。歌词“春风吹动了我的头发,叫我如何不想他”就是压抑不住的抒情表达。
2、否认:现实生活是发生的引起强烈精神痛苦的事件其部分或全部感性材料被个体所澡认。拒绝承认,根本不相信现实已发生这样的事,或认为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此种不论并非故意掩饰,不是心里明白而口头说假话,而是真的心理上不接受,无意识地保持内心的平静。例如一个宫颈癌患者经活检病是切片症实时,医师通知她这个相当准确的诊断并建议及早手术治疗,结果诊断被否认,治疗被拒绝。直到疾病晚期才接受医师的诊断,失去了手术机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3、隔离、割裂、阻滞:这三个名称描述的是近似的心理机制,即将一个事件的认知观念与其相关的情感体验或个人欲望相分离,以减少焦虑、悲痛等情绪反应。例如他乡遇故知,旧情人见面,彼此只谈现在生活状况,不谈过去,这就是对旧情采取封闭或阻滞、隔离的方法。
4、分离或解体:在强烈精神刺激之下,可出现意识分离症状,如神游症状与意识朦胧状态,以及人格分离与假性痴呆、记忆分离与心因性遗忘等症状,此时患者没有明显焦虑情绪体验,对生活事件的精神刺激与当前自身处境均采取泰然漠视或幼稚嬉戏态度。其人格出现了暂时性的、戏剧性的改变。
以上这四种心理应付机制的共同大脑皮层生理机制,大概就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室所提出的对于超强刺激所产生的保护抑制现象。大脑皮层比较广泛的区域出现了抑制现象。动物在天敌追捕之下,突然出现僵住不动的假死现象,实际上它有保护生存的价值,当然也有被更快吃掉的风险,特别受到爱吃腐食动物的欢迎。
二、对求不得的目标贬值,对不能满足的欲望改变兑现方式,以减轻心理挫折
1、贬低:对于吃不到的葡萄说是酸的,当然吃不到的天鹅肉也是酸的。自恋型人格者出于同样的心理机制,对别人成功妒忌,过分地去找岔子,对他人的成就贬低,以使自尊心获得保护。
另一种方式是贬低自己,以减轻现实环境对自我的压力与要求。这方面的心理应付机制有:1)退化,自己的行为方式与情感反应水平退化到幼稚孩童阶段,双而易于获得本能欲望的满足;2)自虐,追求痛苦,自责而拒绝享乐,甘于自我牺牲,拒绝别人援助,节制本能欲望的适当满足,奉行苦行主义,以苦为乐。
2、抵消:在一次隐私被暴露后,出现反复检查门窗与途中(或为自己不慎遗落的)书信纸团,经此类强迫动作来抵消内心的不安。
3、被动攻击:对他人的要求暗中作梗与拖延,办事毫无效率而责怪他人要求过高。
4、躯体化、转换:将心理烦恼转化为躯体不适症状,在意识是专注于躯体不适症状而掩蔽了心理烦恼。
5、超脱:设想自己超脱于事件的当事人身份之外,由此可以袖手旁观,以降低情绪反应。
三、改变价值观或扭曲评价标准,求得心理平衡
1、投射、外化:对不能接受的内部欲望,感知为来自外界;将自己对他人的怀疑敌意投射出去,感知为他人对自己的不信任与敌意,因此问心无愧。
2、反射形成:用与内心相反的知为向外表现出来。对于自己十分妒忌的人在表面上表现崇敬,对自己内心厌恶的活动在表面上积极应酬。表里不一,口是心非,但可感到心安理得。
3、合理化:对内心难于接受的行为、态度、信仰提供合乎情理的解释,使其成为正当的、可接受的现实。
4、置换、替代:将倾注于某一对象的情感或欲望,转移到另外一个与之有某种相似性的另一个对象上。即移花接木,来弥补感情上的失落。
5、理想化:将通过追求而得到了的东西升值,“吃得到的柠檬是甜的”,“爱人是自家的好”,因此而不患得,不恐惧成功,求得心理上的满足与自慰。
6、扭曲:通过虚假记忆和幻想,使难堪的现实事件改头换面在意识中易于接受而不引起强烈心理冲突。
7、认同:一是在自己脸上贴金,将别人的长处、良好表现视为已出,与其保持一致;二是将自己难于接受的内心欲望与追求,向外投射假定为人人有份的观念与情感体验。这样就可达到一种彼此一样的无可厚非的心理感受。
四、提高愿望满足方式
1、升华:改变欲望满足的方式,放弃社会不容许与不接受的方式,选择另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方式。例如将青少年好动好斗的本能升华为体育运动爱好,将早恋倾向升华为文学、艺术爱好。
2、幽默:通过幽默、诙谐、自我解嘲,来化解与表达某些令人尴尬的处境、想法和情感体验,这样便不至于使自己与别人感到十分难堪。“黑色幽默”即属此类。
3、利他行为:参加对他人对社会有利而满足天性需要的活动。例如是年单身与丧偶妇女组织起来参加对社会孤儿的义务服务,母性的爱心获得了充分发挥,孤儿们获得了母爱,双方都满足了心理上的需要。
4、理智化:尽量使用理性思维以避免内心情感的表达。预测与准备接受即将降临的内部心理冲突与潜在的可悲结局。主动控制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使其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每个人遇到为难的处境,一方面是如何采取实际行动去克服客观环境的困难,另一方面如何选择心理应付机制,减少精神痛苦,情绪反应,这是彼此相关而又应当区别的两码事。一个个性坚强,乐观开朗,中智多谋,能力高强,有稳定的价值体系与人生观,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即生活是的强者、智者,在他的眼中,解决不了的难题、过不了的难关是比较少的,他们多采用成熟的,积极进取的心理应付方法来面对与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与此相反,一个天资平常、能力一般、涉世不深、性格柔弱的人,处于同一社会中,要求得生存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他的眼中,遭遇的生活事件即遇到的生活中的困难可能就会多一些,而采取的心理应付方法,就有一部分表现出心理的不够成熟,如更多使用退缩、回避、压抑、被动攻击与投射的方法。不仅不同的人习惯使用不同的心理应付方法,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也经常变换或同时使用几种心理应付方法,来解决自己的心理冲突。下面介绍一个最为简洁实用的自主量表,即解亚宁教授所编制的简易应付方式问卷。问卷共计有20个问题,每题采用4个等级计分,如不采取记0分,偶尔采取记1分,有时采取记2分,经常采取记3分。指导语为:“以下列出的是当你在生活是经受到挫折打击,或遇到困难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请在最适合人本人情况的数字上打钩。”
遇到挫折打击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1、 通过工作学习或一些其他活动解脱
2、 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
3、 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4、 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
5、 不把问题看得太严重
6、 坚持自己的立场,为自己想得到的而斗争
7、 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8、 向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建议
9、 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寻找自己的一些问题(想法)
10、 借鉴他人处理类似困难情景的方法
11、 寻求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12、 尽量克制自己的失望、悔恨、悲伤和愤怒
13、 试图休息或休假,暂时把问题抛开
14、 通过吸烟、喝酒、服药和吃东西来解除烦恼
15、 认为时间会改变现状,惟一要做的便是等待
16、 试图忘记整个事情
17、 依靠别人解决问题
18、 接受现实,因为没有其他办法
19、 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
20、 自己安慰自己
造成心理冲突的原因千差万别,总结为一条,外界现实与内心追求相矛盾,极力想避免的事件终于发生了,极力想追求的事件终究没有实现。
一个两岁左右的幼儿住入儿童医院,要求母亲陪护,对母爱有强烈的需求,此时母亲因本职工作需要离开了医院,幼儿遭遇严重的心理挫折,表现有三个阶段的变化,即抗议阶段、失望阶段与重新适应阶段,每个阶段历时数日至数周。
第一阶段为抗议阶段:幼儿在母亲离去之后非常痛苦,竭力企图寻觅,大声哭叫,翻腾挣扎,特别关注类似母亲的身影民声音,对于取代母亲职能前来帮助料理生活的护士常采取排斥的态度。
第二阶段为失望阶段:虽仍专注与期望母亲的出现,但运动不安的情况减少或消失了。只是间歇性哭叫,哭声单调,行为变得退缩,不活泼,对周围的人无所要求,表现深刻的悲伤与无望。
第三阶段为重新适应阶段: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增加,不再拒绝护士的接近,接受她们送给的玩具和食物,偶有笑容与亲近姿势。母亲来访,幼儿已失去原有的依恋之情,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冷淡,不但没有眼泪,甚至轻轻回避,对母亲似乎失去了兴趣。
较长时间的住院,经过几轮护士换班,体验了类似于母亲离去但程度较轻的烦恼,渐渐地对新来的护士不那么亲近,更多注意于自己的玩具和糖果,对周围的人很少提出要求与愿望,似乎日益以自我为中心。
上述观察对于我们了解挫折情境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以及将幼猴与母猴及猴群进行社会隔离,对今后生活习性的影响的观察,都是人类生离死别所致精神应激反应的模型。成人的反应虽然更为复杂一些,如唐山地震后幸存者以及遗孤们的心理与生活状况的随访观察,康复过程中几个阶段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有许多共同之处。
行为反应在最初为抗议阶段:自我控制能力显著削弱,易于引起攻击行为。毁物、争吵、斗殴,直接攻击给他制造了麻烦与困难的对象,或者转而攻击(迁怒)周围不相关的人物。此时可出现固着行为,即重复一种不能达到目标、不能解决问题的尝试性动作。如亲人刚死去时,反复叫喊企图唤醒,每逢下班即开门望归;又如遗失物件后重复搜寻皮包,屡试皆无而不能自制。
心理创作康复过程的第二阶段为失望阶段;出现行为退缩,无所作为,甚至行为退化。例如上述住院的幼儿入院前已学会自己进食,自己控制大小便,遭受挫折后出现大小便失控与需人喂食,这就是行为退化现象。成人此时则表现出不修边幅,生活节律紊乱,回避社交,对前途失去信心。
心理创伤康复过程的第三阶段为再适应阶段:可能出现取代或置换的心理应付方式,不再追寻已经逝去的目标,而趋向另一近似目标,来满足相同的需要。如求爱择偶对象的再选择,求职单位与工种的再选择求学的专业与学校的再选择。
一般说来,先有外部环境变化,然后才引起内部心理变化。但也有“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情况,即没有任何环境刺激因素,仍然出现精神紧张的局面。例如一个具有敏感多疑性格的人,教室里同学丢了钱包,别人并未怪他,自己惶惶不安,甚至要声明“隔座阿拉没有偷”;一个暗恋着同班女同学的男生,别人毫无感觉,而他却以为对方对他的意,似乎处处无不含情示意;一个健康的是年妇女,生怕自己患了癌症,经常求医而痛苦不堪……他们都如杞人忧天之将倾,是无法用反射论来圆满解释的。
一个对自己学习成绩期望甚高的学生,因为成绩未进入前三名而忧心忡忡,后来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变成“平生无大志,只求六十分”的学生之后,因各科成绩及及格有余而心满意足了。考试分数并无大起大落的变化,但由于主观期望值的调整,而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心理与情感状态。
由此可知,降低应激水平,减少精神紧张程度,放弃不切实际的过高奢望,与此同时保持适度的努力、追求与精神紧张度,充分发挥潜能,有所作为,可以促进人的精神健康。 一方面从尽量改善客观生活条件,减少应激原着手,使生活质量获得不断改善,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从调整个体需要、动机与价值系统入手,提倡艰苦奋斗,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正如一方面增加供应,另一方面控制需求,就得使大多数人丰衣中食,生活幸福。也好比对传染病的防治,一方面控制传播与采用消灭病源的强效药物,另一方面则普遍接种疫苗,增强个体免疫能力,双管齐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待精神创作的防治,减少损害,促进康复,道理是一样的。
 
精神痛苦的解脱 
--------------------------------------------------------------------------------
 
2004-7-30      文章来源:向日葵心理网站      作者:心理咨询师  荣格      浏览次数:1045 
--------------------------------------------------------------------------------
 
精神痛苦的解脱
    自古至今,每个人遭遇生活逆境体验到精神痛苦的时侯,都知道一方面自寻出路,自宽自解,来摆脱痛苦,另一方面向亲友倾诉,寻求指点如何解忧。在已形成的无法挽回的现实面前,如面临亲人死亡、家产被焚,只有改变自己的想法,“想开一些”,“看远一些”,“看淡一些”,或归因于“缘份已尽”,“命是注定”,“天意如此”,才能减轻一些精神痛苦。此类心理应付方法,于客观现实无补,不改变任何艰难局面的现状,却可以减轻(不完全消除)精神痛苦。
  减少精神痛苦另有一条途径,即改变现实环境,即改变现实环境,改变生活事件的进程,来适应或满足主观需要,满足心理需求,从而消除其精神痛苦。如对家产被焚,由政府救灾拨款重建,或由亲友捐资源购新房,喜迁新居之后必然可以减轻家产被焚、流离失所的痛苦。此时不求助于主体心理应付机制,而是针对现实解决问题。至此乐天派性格的受灾者,暗中庆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乐于“仿朝有酒今朝醉”,又可随遇而安了;而多愁善感的人又会想到欠上了一笔人情债,或是不能为国分忧,反而增加了政府的负担,感到愧疚。说明相同的生活事件经妥善处理之后,仍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结局。
  1894年弗洛依德对许多心理应付方法进行首次系统整理,命名为心理防御机制,意思是在遇到了欲望受挫、理想破灭、情感痛苦之时,选择使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可以避免或减少精神创作。他提出的这些心理防御机制有几个特性:
    1、均来自无意识层面,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自我不一定能意识到它们在起作用。
2、不同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单独存在、彼此有所区别的。
3、它们的功能可以是适应性的,有助于个体减轻心理冲突的压力;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精神病性的投射与否认、神经性强迫症状、分离症状、躯体化症状。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普通精神科医师视为精神症状的上述项目,弗洛依德都视为防御机制。正如我们视发热、脓肿、疼痛为疾病的症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恰恰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机制一样。又如我们认为呕吐、便秘是心身疾病中的觉症状,而精神分析学者认为呕吐是要排除患者所厌恶的人和事,便秘是表达吝啬、节约的“躯体语言”一样。
4、心理防御机制的出现,都是可逆性的。
5、心理防御机制是调节认知与情感不和谐的主要方法。
研究心理防御机制,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是分类问题,40年后,弗洛依德之女也未能确定到底心理防御机制空间有多少种类,它们彼此之间可以截然区分,不相重叠、交叉与混同。第二个问题是心理防御机制有无一个发育等级上的分类,如哪些防御机制是比较原始的、不成熟的、多用于幼年时代,童心未泯之时;哪些防御机制比较成熟,甚至到老气横秋之时仍在使用的呢?美国Vaillant C.E.(1986,1992)将其罗列的28种心理防御机制分为四类:第一类称为自恋性防御方式;第二类为不成熟的防御方式;第三类为神经症性防御方式;第四类为成熟的防御方式。
但是分类与分组的标准不明确。同一防御机制,不同的学者可以将其列入不同的类别与级别。
不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都承认个体在处理生活事件时,有各种不同的心理应付方法。何况古今文学与戏剧中都有大量心理应付方法的描述与记载,不能认为这些方法都是无意识的,很多场合下是有意识的、故意的被推荐,被采用,或在运用过程中自己能够觉察的,这就为设计自评量表提供了依据。
也有一些心理应付方法使人歪曲对现实真相的感知与评价,歪曲自我的原有价值观、信念与情操、以求暂时摆脱精神痛苦。这类方法可以使人因饮鸩止渴而误入歧途,引起心理扭曲或人格变态,但有解忧止痛的作用,适合于一部分人选用,而另一部分人绝对不用。既然有人选用并有效果,这种应付方法当然就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
例如一个刚刚学步的幼儿,走在客厅里的平地上摔了一跤,哇哇哭叫,他的母亲用扫把狠狠打了两下地板,说这地太滑,害得孩子摔了一跤,孩子得到了母亲的安慰就不哭了,爬起来继续学步在这里孩子啼哭是精神痛苦的直接表现,摔跤的原因是他自己走路不稳,啼哭是恳求妈妈的安慰与帮助;妈妈用扫把去打地板,是把造成摔跤的原因归咎于外界环境,用的是投射的心理应付方法。小孩听了和看了妈妈所说所为,感到满意,停止了啼哭并继续练步,一件小事就这样处理了,合情而不合理。其实儿童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惯于使用投射方法也是理所当然的。等他长大了之后,自己会知道摔跤怪地滑与便秘厕所不好同样是荒唐幼稚的。如果他的心理发育始终不够成熟,即成年之后继续使用一些产成熟的心理应付方法如投射、白日梦、退化、被攻击等,来摆脱精神痛苦,我们做医师的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是袖手旁观,听其自然,还是插手干预,强行纠正呢?作者认为我们的任务是不让每个人都具备理性思维,而是使尽量多的人摆脱精神痛苦。为了后者,一切有用的应付方法都是可以容许存在的,可以自由选用的。在调解家庭纠纷时,双方都认为自己有理,将自己的行为理由化,把错误都向对方投射,调解人强调各方都做一点自我批评,在“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长”与“清官司难断家务事”时,先让他们换位思考,再“各打五十大板”,比宣布一方全胜收兵,结果更易被人接受。
以下介绍常用的一些心理应付方法,注重实际方法的描述,不拘泥地精神分析学派的演释。
一、选择性忽视
1、压抑:将引起精神痛苦的意念排除到意识领域之外,主动控制不去想它,打消这个想法,去想点别的事,或做点别的活动,以转移注意。但是有些精神创作的情节反复闯入意识中来,强迫你反复回忆,不断“回闪”,是压抑不能完全奏效的。歌词“春风吹动了我的头发,叫我如何不想他”就是压抑不住的抒情表达。
2、否认:现实生活是发生的引起强烈精神痛苦的事件其部分或全部感性材料被个体所澡认。拒绝承认,根本不相信现实已发生这样的事,或认为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此种不论并非故意掩饰,不是心里明白而口头说假话,而是真的心理上不接受,无意识地保持内心的平静。例如一个宫颈癌患者经活检病是切片症实时,医师通知她这个相当准确的诊断并建议及早手术治疗,结果诊断被否认,治疗被拒绝。直到疾病晚期才接受医师的诊断,失去了手术机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3、隔离、割裂、阻滞:这三个名称描述的是近似的心理机制,即将一个事件的认知观念与其相关的情感体验或个人欲望相分离,以减少焦虑、悲痛等情绪反应。例如他乡遇故知,旧情人见面,彼此只谈现在生活状况,不谈过去,这就是对旧情采取封闭或阻滞、隔离的方法。
4、分离或解体:在强烈精神刺激之下,可出现意识分离症状,如神游症状与意识朦胧状态,以及人格分离与假性痴呆、记忆分离与心因性遗忘等症状,此时患者没有明显焦虑情绪体验,对生活事件的精神刺激与当前自身处境均采取泰然漠视或幼稚嬉戏态度。其人格出现了暂时性的、戏剧性的改变。
以上这四种心理应付机制的共同大脑皮层生理机制,大概就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室所提出的对于超强刺激所产生的保护抑制现象。大脑皮层比较广泛的区域出现了抑制现象。动物在天敌追捕之下,突然出现僵住不动的假死现象,实际上它有保护生存的价值,当然也有被更快吃掉的风险,特别受到爱吃腐食动物的欢迎。
二、对求不得的目标贬值,对不能满足的欲望改变兑现方式,以减轻心理挫折
1、贬低:对于吃不到的葡萄说是酸的,当然吃不到的天鹅肉也是酸的。自恋型人格者出于同样的心理机制,对别人成功妒忌,过分地去找岔子,对他人的成就贬低,以使自尊心获得保护。
另一种方式是贬低自己,以减轻现实环境对自我的压力与要求。这方面的心理应付机制有:1)退化,自己的行为方式与情感反应水平退化到幼稚孩童阶段,双而易于获得本能欲望的满足;2)自虐,追求痛苦,自责而拒绝享乐,甘于自我牺牲,拒绝别人援助,节制本能欲望的适当满足,奉行苦行主义,以苦为乐。
2、抵消:在一次隐私被暴露后,出现反复检查门窗与途中(或为自己不慎遗落的)书信纸团,经此类强迫动作来抵消内心的不安。
3、被动攻击:对他人的要求暗中作梗与拖延,办事毫无效率而责怪他人要求过高。
4、躯体化、转换:将心理烦恼转化为躯体不适症状,在意识是专注于躯体不适症状而掩蔽了心理烦恼。
5、超脱:设想自己超脱于事件的当事人身份之外,由此可以袖手旁观,以降低情绪反应。
三、改变价值观或扭曲评价标准,求得心理平衡
1、投射、外化:对不能接受的内部欲望,感知为来自外界;将自己对他人的怀疑敌意投射出去,感知为他人对自己的不信任与敌意,因此问心无愧。
2、反射形成:用与内心相反的知为向外表现出来。对于自己十分妒忌的人在表面上表现崇敬,对自己内心厌恶的活动在表面上积极应酬。表里不一,口是心非,但可感到心安理得。
3、合理化:对内心难于接受的行为、态度、信仰提供合乎情理的解释,使其成为正当的、可接受的现实。
4、置换、替代:将倾注于某一对象的情感或欲望,转移到另外一个与之有某种相似性的另一个对象上。即移花接木,来弥补感情上的失落。
5、理想化:将通过追求而得到了的东西升值,“吃得到的柠檬是甜的”,“爱人是自家的好”,因此而不患得,不恐惧成功,求得心理上的满足与自慰。
6、扭曲:通过虚假记忆和幻想,使难堪的现实事件改头换面在意识中易于接受而不引起强烈心理冲突。
7、认同:一是在自己脸上贴金,将别人的长处、良好表现视为已出,与其保持一致;二是将自己难于接受的内心欲望与追求,向外投射假定为人人有份的观念与情感体验。这样就可达到一种彼此一样的无可厚非的心理感受。
四、提高愿望满足方式
1、升华:改变欲望满足的方式,放弃社会不容许与不接受的方式,选择另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方式。例如将青少年好动好斗的本能升华为体育运动爱好,将早恋倾向升华为文学、艺术爱好。
2、幽默:通过幽默、诙谐、自我解嘲,来化解与表达某些令人尴尬的处境、想法和情感体验,这样便不至于使自己与别人感到十分难堪。“黑色幽默”即属此类。
3、利他行为:参加对他人对社会有利而满足天性需要的活动。例如是年单身与丧偶妇女组织起来参加对社会孤儿的义务服务,母性的爱心获得了充分发挥,孤儿们获得了母爱,双方都满足了心理上的需要。
4、理智化:尽量使用理性思维以避免内心情感的表达。预测与准备接受即将降临的内部心理冲突与潜在的可悲结局。主动控制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使其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每个人遇到为难的处境,一方面是如何采取实际行动去克服客观环境的困难,另一方面如何选择心理应付机制,减少精神痛苦,情绪反应,这是彼此相关而又应当区别的两码事。一个个性坚强,乐观开朗,中智多谋,能力高强,有稳定的价值体系与人生观,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即生活是的强者、智者,在他的眼中,解决不了的难题、过不了的难关是比较少的,他们多采用成熟的,积极进取的心理应付方法来面对与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与此相反,一个天资平常、能力一般、涉世不深、性格柔弱的人,处于同一社会中,要求得生存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他的眼中,遭遇的生活事件即遇到的生活中的困难可能就会多一些,而采取的心理应付方法,就有一部分表现出心理的不够成熟,如更多使用退缩、回避、压抑、被动攻击与投射的方法。不仅不同的人习惯使用不同的心理应付方法,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也经常变换或同时使用几种心理应付方法,来解决自己的心理冲突。下面介绍一个最为简洁实用的自主量表,即解亚宁教授所编制的简易应付方式问卷。问卷共计有20个问题,每题采用4个等级计分,如不采取记0分,偶尔采取记1分,有时采取记2分,经常采取记3分。指导语为:“以下列出的是当你在生活是经受到挫折打击,或遇到困难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请在最适合人本人情况的数字上打钩。”
遇到挫折打击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1、 通过工作学习或一些其他活动解脱
2、 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
3、 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4、 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
5、 不把问题看得太严重
6、 坚持自己的立场,为自己想得到的而斗争
7、 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8、 向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建议
9、 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寻找自己的一些问题(想法)
10、 借鉴他人处理类似困难情景的方法
11、 寻求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12、 尽量克制自己的失望、悔恨、悲伤和愤怒
13、 试图休息或休假,暂时把问题抛开
14、 通过吸烟、喝酒、服药和吃东西来解除烦恼
15、 认为时间会改变现状,惟一要做的便是等待
16、 试图忘记整个事情
17、 依靠别人解决问题
18、 接受现实,因为没有其他办法
19、 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
20、 自己安慰自己
造成心理冲突的原因千差万别,总结为一条,外界现实与内心追求相矛盾,极力想避免的事件终于发生了,极力想追求的事件终究没有实现。
一个两岁左右的幼儿住入儿童医院,要求母亲陪护,对母爱有强烈的需求,此时母亲因本职工作需要离开了医院,幼儿遭遇严重的心理挫折,表现有三个阶段的变化,即抗议阶段、失望阶段与重新适应阶段,每个阶段历时数日至数周。
第一阶段为抗议阶段:幼儿在母亲离去之后非常痛苦,竭力企图寻觅,大声哭叫,翻腾挣扎,特别关注类似母亲的身影民声音,对于取代母亲职能前来帮助料理生活的护士常采取排斥的态度。
第二阶段为失望阶段:虽仍专注与期望母亲的出现,但运动不安的情况减少或消失了。只是间歇性哭叫,哭声单调,行为变得退缩,不活泼,对周围的人无所要求,表现深刻的悲伤与无望。
第三阶段为重新适应阶段: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增加,不再拒绝护士的接近,接受她们送给的玩具和食物,偶有笑容与亲近姿势。母亲来访,幼儿已失去原有的依恋之情,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冷淡,不但没有眼泪,甚至轻轻回避,对母亲似乎失去了兴趣。
较长时间的住院,经过几轮护士换班,体验了类似于母亲离去但程度较轻的烦恼,渐渐地对新来的护士不那么亲近,更多注意于自己的玩具和糖果,对周围的人很少提出要求与愿望,似乎日益以自我为中心。
上述观察对于我们了解挫折情境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以及将幼猴与母猴及猴群进行社会隔离,对今后生活习性的影响的观察,都是人类生离死别所致精神应激反应的模型。成人的反应虽然更为复杂一些,如唐山地震后幸存者以及遗孤们的心理与生活状况的随访观察,康复过程中几个阶段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有许多共同之处。
行为反应在最初为抗议阶段:自我控制能力显著削弱,易于引起攻击行为。毁物、争吵、斗殴,直接攻击给他制造了麻烦与困难的对象,或者转而攻击(迁怒)周围不相关的人物。此时可出现固着行为,即重复一种不能达到目标、不能解决问题的尝试性动作。如亲人刚死去时,反复叫喊企图唤醒,每逢下班即开门望归;又如遗失物件后重复搜寻皮包,屡试皆无而不能自制。
心理创作康复过程的第二阶段为失望阶段;出现行为退缩,无所作为,甚至行为退化。例如上述住院的幼儿入院前已学会自己进食,自己控制大小便,遭受挫折后出现大小便失控与需人喂食,这就是行为退化现象。成人此时则表现出不修边幅,生活节律紊乱,回避社交,对前途失去信心。
心理创伤康复过程的第三阶段为再适应阶段:可能出现取代或置换的心理应付方式,不再追寻已经逝去的目标,而趋向另一近似目标,来满足相同的需要。如求爱择偶对象的再选择,求职单位与工种的再选择求学的专业与学校的再选择。
一般说来,先有外部环境变化,然后才引起内部心理变化。但也有“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情况,即没有任何环境刺激因素,仍然出现精神紧张的局面。例如一个具有敏感多疑性格的人,教室里同学丢了钱包,别人并未怪他,自己惶惶不安,甚至要声明“隔座阿拉没有偷”;一个暗恋着同班女同学的男生,别人毫无感觉,而他却以为对方对他的意,似乎处处无不含情示意;一个健康的是年妇女,生怕自己患了癌症,经常求医而痛苦不堪……他们都如杞人忧天之将倾,是无法用反射论来圆满解释的。
一个对自己学习成绩期望甚高的学生,因为成绩未进入前三名而忧心忡忡,后来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变成“平生无大志,只求六十分”的学生之后,因各科成绩及及格有余而心满意足了。考试分数并无大起大落的变化,但由于主观期望值的调整,而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心理与情感状态。
由此可知,降低应激水平,减少精神紧张程度,放弃不切实际的过高奢望,与此同时保持适度的努力、追求与精神紧张度,充分发挥潜能,有所作为,可以促进人的精神健康。 一方面从尽量改善客观生活条件,减少应激原着手,使生活质量获得不断改善,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从调整个体需要、动机与价值系统入手,提倡艰苦奋斗,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正如一方面增加供应,另一方面控制需求,就得使大多数人丰衣中食,生活幸福。也好比对传染病的防治,一方面控制传播与采用消灭病源的强效药物,另一方面则普遍接种疫苗,增强个体免疫能力,双管齐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待精神创作的防治,减少损害,促进康复,道理是一样的。 
 
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普康教育心理咨询中心协办    欢迎访问!
copyright © 2002-2005 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免费咨询:15856952599 皖ICP备0800101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