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学习困难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
学习困难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小学心理指导专业委员会 黄志敏 同学们,进入高中以后,你们是否觉得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比较紧张,是否感到学习的困难比初中阶段有所增加? 根据有关部门最近的调查发现,学习困难学生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加,小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占41.5%,认为自己学习较差的只占3.5%;初中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优秀的占21%;认为自己成绩较差的占19%;而高中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的只占15%,而认为自己学习较差的则占到了22.6%。 为什么感到学习困难的同学越来越多呢? 心理学家的调查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的学业与事业的成功与否,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而非智力因素(即心理素质)占70%。那些由先天遗传导致的学习困难学生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的学习困难学生并不是天生智力低下,甚至相反,有些学习困难学生的智商(IQ)竞超出正常学生平均数。他们往往是由于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萌芽甚至形成了不良心理。这些不良心理就像阳光下的阴影,使他们难以正常地学习和交往,使他们在歧路上越滑越远。 在学习困难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心理有哪些呢? 1、厌学心理:厌倦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轻视知识、鄙视读书人是学习困难学生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产生厌学心理具体又有以下的三种情形: 其一是受“知识无用论”的影响。一方面,现实生活中,条件较好的家庭的子女往往享受更多的就业与升学的机会和权利。“分不够,钱来凑”,花钱买学上、买文凭的现象形成一股歪风,通过金钱手段把自己的子女送上好的学校、甚至出国留学,毕业后又利用自己的金钱或权利帮助子女找到好的工作。而家境不好的学生则少了很多的机会,导致心理失衡。这种心理可以用学生中流行的一句话来应证:“好大学不如好专业,好专业不如好爸爸”。另一方面,我国分配问题上的体脑倒挂现象尚比较突出。在先富起来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却照样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而一些“饱经十年寒窗苦”的知识分子,如教师、文化工作者、科研工作者的收入并不高。正如民谣说的好“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此外,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通过非法手段或是偶然因素致富的现象时有发生,也让有些学生因心存侥幸而不愿意努力学习。 其二是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失误和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当而产生了一种学习的倦怠情绪。少数教师的教学脱离社会现实,不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教学内容老化、单调,脱离实际,缺乏时代感与新鲜感;教学方法也只是因袭传统,单调乏味,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有的学生“只顾埋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只会去死记硬背书本上现有的知识,从不去摸索学习方法,不善于总结学习经验,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这种只有苦干,没有巧干的学习方法,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效率,只能是“事倍功半”,最终会让你感到疲惫不堪,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产生对学习的厌恶和憎恨心理。 其三,还由于其他兴趣的干扰与影响 在校园里有这么一句讽刺性的俗语:年纪轻轻,住上“三室一厅”。所谓“三室一厅”,就是我们熟知的“录像室、游戏机室、台球室和营业性歌舞厅”。此外,近两年来,“上网”成为许多中学生一种浪费时间的新途径,有的学生甚至已经患上了“网络成瘾症”而不能自拔,可谓是“为E消得人憔悴,学习滑坡不知悔”! 2、“混日子”心理: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虽有一定的志向和信念,但总体来说其自我期望值较低,对自己的要求较低,存在一种得过且过的“混日子”心理。这种心理的行为表现就是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大部分情况下是被动应付,平常作业练习只是消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甚至偷工减料;考试时但求“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不愿意花时间去进行细致的复习,有的甚至就是完全依赖考试作弊去“提高”成绩;三年学习结束,有的只求能拿到一张毕业证即可。这种“混日子”心理也就使自己缺乏学习的动力和上进心,必然导致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不进则退,而学习成绩的长期低水平徘徊又使家长和教师降低对他们的期望值,这就更加固化了这部分同学的消极自我影像,他们也就更加降低甚至丧失其理想和抱负,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小混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3、意志品质薄弱,心理韧带脆弱:学习困难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意志坚持性。意志坚持性是指学生在智力活动中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的自觉程度和坚持性水平。任何学习活动,特别是越往高年级,学习的内容就越复杂与深奥,总会有遇到一些的困难与障碍,这时候就必须有一定的意志水平作为支撑,让你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维持足够的学习动力,也才能持之以恒并最终取得良好的成绩。学习困难学生不同程度的缺乏足够的坚持力,他们虽然也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好转,但是不愿付出艰辛的努力,特别是一旦遇到学习中的困难或障碍,由于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较低,就很容易丧失信心,,半路上就“打退堂鼓”,不能坚持到底,最终是“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所以意志品质薄弱是困难学习致命的心理弱点! 4、自卑心理:这是一种不相信自己能力,对自己丧失信心的有害心理。高中生的这种异常心理的形成,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从家庭方面来说,可能是由于家庭关系长期不和睦,比较紧张。有些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上造成伤害,过早地关闭心扉,导致自卑心理;从学校方面来说,因为成绩不理想,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指责,班上同学的嘲讽和歧视,从而使这些学生觉得自己学习上不如别人,天生不是块读书的料,于是干脆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自卑心理与学习成绩差,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因学习成绩差,产生了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使这些学生放弃奋斗,本来可以做好的事也做不好,从而使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学习上,成绩便越来越差,也就越来越自卑,形成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那么,针对这些不良心理,我们有什么有效对策嘛? 首先,你要通过各种手段了解自己的在学习方面的心理状态,准确为自己的心理“把脉”。“把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估、自我诊治。每个同学的学习状况与心理状况都不尽相同,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大家必须先详细、深入地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心理状态,比如分清不良心理的种类,起因、程度等。其二是找有关老师或专家进行咨询。现在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心理老师,同学们可以主动向心理老师咨询,和老师交流,从老师或专家那里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这样可能更全面、更准确的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调节方法,从而更有利于调整自己的心理。 其次,要针对不同心理采取科学有效的转化方法。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第一,针对自己的厌学心理,要找出具体的原因。要充分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能有的同学会这样说:“我就是对某某课不感兴趣,怎么办?”其实你要知道,兴趣是完全可以培养的。首先,兴趣的培养离不开自己的实际行动,你必须马上就行动起来,向自己的懒惰与消极挑战!要相信并暗示自己会对学习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其次,你要树立一个科学合理而又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是自己“跳一跳”就可以实现的,不要太高,否则可能因为一时难以实现反而会挫伤自己的积极性和兴趣。再次,你要从每一个很小的进步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如果自己设定的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真的实现了,你就要及时地给自己以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要努力从自己的成功中体会一种真正的快乐,要坚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逐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与人生目标。当然,你不能因为有了一点微小的进步就故步自封,不思进取。你要继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就这样一点点的培养自己的信心与兴趣!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你的学习兴趣一定可以上来! 第二,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而逐步锻炼与培养起来的。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的方法很多,我们基本上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有机会锻炼。比如在体育运动中锻炼,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锻炼,在每天的课堂听课时锻炼等等。这里特别提一下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锻炼。有的学习困难同学也很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也可能曾经还制订了一些学习计划或者目标,但是往往在执行的过程中虎头蛇尾,难以持之以恒。精心制订的学习计划,坚持不到一周,便甩到一边去了,最后不了了之。这就是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自控能力的表现,这样当然不可能把自己的学习搞好。大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在谈到自己取得的成绩与自己的意志品质的关系时说:“全部秘诀,在于我每天准确地工作,我给自己定出规划,无论如何,每天早晨必须做些什么,而且保持对于工作地良好状态”。从他的话里,你一定可以悟出一点什么吧! 第三,运用自我目标激励法,发挥自我期望效应。我们熟悉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典型的期望效应。这反映了一条心理学规律:对别人的期望会发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推动被期望的人朝着期望的方向和目标发展。其实“皮格马利翁效应”完全可以发生在主体对自己的期待上。学习困难学生应从自己的“心理宝藏”中挖掘积极因素,调动我们内在的心理能量,改变过去长期扭曲的“自我影象”,提高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值,让“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我们自己的努力下在自己身上发生。哪怕自己获得一点很小的进步,也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并从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有了信心,你有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抱负水准和追求目标,从而一步一步地把他们从不良心理中解脱出来。 如果你正面临学习上的困难,你就要尽快行动起来。首先找到自己学习困难的心理症结,然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挖掘自己的心理能量,提高自己学习技能与心理素质,从而为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乃至自己的身心健康准备前提条件,为自己走向成功奠定基础。 (此文已在《青苹果》杂志2003年发表) |
|
|